Skip to content

在 workshop 中高效地分享知識和熱情

Published:

妳有沒有過一些雄心壯志的時刻,會想教在座的各位學會一些珍貴的知識,傳授一下妳得來的經驗,重走一遍你走過的路?

如果妳的目的只是炫耀一下手上的技術,令在座的各位帶着驚歎而歸,那麼舉辦一場單人講座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就像蘋果的發佈會,蘋果的做法 ☺️

但要是妳的目的是教人掌握技能,那麼上臺開講座的做法就完全不適用了。《極限風味🤪獨家研究》顯示,發佈會、講座、或者傳統一對多課堂的聽衆中有 99% 會分心玩手機;同時,更會有 78% 的聽衆會認爲滔滔不絕輸出不停的主講人是在裝逼,造成難以逆轉的安卓印象。

☝🏻️🥸💬
 🎙️

😅😅🥶
😅😶😅

那麼,還有甚麼其他的選擇嗎?在這個抖音奶頭樂橫行的年代,就沒有方法能讓人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了嗎……?😕

還真有!這種方法叫做 workshop。

只是,想要成功地舉辦一場 workshop 需要一些技巧。上個月,我們的群友成功舉辦了一次關於人體速寫繪畫的 workshop,趁此機會,我想分享在此次活動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。

Contents

方法論

Workshop 的中文是「工作坊」,這個名字一聽就和講座不太一樣。雖然 workshop 和講座都是一場爲了傳遞知識或者促進教育而組織的活動,但是它們的關鍵區別就在於信息輸出的方法和活動的形式:

表 1:Workshop 和講座對比

🛠 Workshop🧑🏻‍🏫 講座
形式互動、動手操作被動聽講
目標練習和實踐技能傳遞知識和概念
參與者的角色動手參與,合作純聽課,偶爾問答
主持人的工作教練、指導和推進純講課
適用於少人數小組大量聽衆

Workshop 大概就長這樣,大家圍在一起動手做一件事情。

Workshop 現場
Workshop 現場

Workshop 作爲一種集體活動,如何確保大家都能學到並帶走重要的東西,如何確保現場氛圍正常不跑偏,是組織者要回答的重點問題。而且,「大家動手一起玩」的特性使得同步所有參與者的進度變得困難,對主持人的領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
提高領導和主持能力需要大量的練習。不過,這裏也有一些理論能夠幫到你。如果現在要組織一場 workshop,那麼妳的精力的分配應該是這樣的:

身爲主持人,最重要的是事先的準備,現充不現充、社牛不社牛反而是小問題。良好的事先準備能夠讓 workshop 節奏緊湊,提高教學和上手的效率,同時保持參與者的熱情。

接下來讓俺們來回顧一下當時都發生了甚麼……🙂

事先準備

🟣 背景

過去的兩個月,親愛的 Saya 群友參加了一場人體速寫團練課(詳見 👉🏻她的 Blog),她感覺在課上學到的「色塊形狀轉 3D」的手法能令美少女畫家們受益匪淺,於是想要把這些心得傳授給俺們這羣畫猜愛好者。

Saya 說出了這個想法,一開始是打算採用傳統的在線教學模式,即「屏幕分享 + 在線聽課」的手法。我當即意識到,舉辦 workshop 才是更好的做法,原因有二:

1️⃣ 畫畫是實踐性技術,光聽課無法將知識消化;
2️⃣ 多年的網課經驗告訴我,上網課的人百分百開小差。

Saya 和我私底下討論後,決定舉行 workshop。主講人 Saya 負責打開屏幕共享展示繪畫過程;參加的群友則一邊觀看屏幕共享,一邊在 Magma 茶繪網站上作畫,所有人共享同一個畫布,方便管理進度。

而我是助手,負責召集人員,搭建會議室,做開場白,總結等雜活,以及幫助遇到問題的參與者。


🟢 設計 workshop 內容(主持人)

Workshop 中最重要的是要決定「動手做甚麼」,這個部分必須精心設計,以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體驗到最多的實踐。

  1. 確定目標: 學習並體驗「色塊形狀轉 3D」的速寫手法。
    主講人製作了一張圖用來說明今天的流程。
    這個目標足夠具體,難度適中,能讓參與者看到自己親手完成的希望。

    流程圖
    流程圖

  2. 設定檢查點: 如流程圖所示。
    我們決定每到一個檢查點就暫停講解,幫助掉隊的人跟上進度。
    同時,設定檢查點有利於讓參與者看到自己的階段性成果。

  3. 預先演習: 把要演示的步驟提前做一遍。
    並根據步驟中的知識點構思自己的臺詞。

  4. 設計遇到超時的挽救措施: 我們決定,如果時間不足,就不再跟畫,改爲主講人演示。

🟢 設計 workshop 流程(助手)

在 Saya 設計課程的時候,我對 workshop 的流程進行了準備。

  1. 製作時間表: 我製作了一個精確到分鐘的時間表。

    時間表
    時間表

    這個時間表必須在 workshop 的開場環節展示給參與者。知道接下來要做甚麼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2. 召集人員: 我從畫猜羣召集了 5 個群友,他們都會畫畫。
    閒人、搗亂的免進。

  3. 設計開場介紹環節: 我製作了一個 PPT,用來向參與者進行自我介紹,說明今天的目的,引導他們打開必要的軟件和工具。

    PPT
    PPT

    不要對自己發出去的通知太過於自信,很多人都是視而不見的。重要的事情必須全部,再次,當場說明清楚 🙂

  4. 設計了課後作業和調查問卷: 妳肯定不想讓知識從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吧?
    設計一個可口的課後作業(俗稱 Next Step)是很有必要的。這次的作業是將課上沒畫完的部分畫成自己滿意的樣子。
    同時爲了收集反饋來改進活動,我還讓 AI 做了一個小問卷給我。

    感謝妳的參與。
    Feedback is a Gift 💝
    請花 1 分鐘填寫以下問題,幫助我們改進未來活動 🙌
    
    1. 整體滿意度
    請為本次活動打分(1~10分)
    9~10 分:非常滿意,還會再來
    7~8 分:還行
    1~6 分:需要改進
    ✎ 你給我們的分數是:
    
    2. 技術準備是否順利?
    (Teams、Magma、數位板) 
    🔘 非常順利 
    🔘 有些困難但解決了 
    🔘 有困難未能解決 
    🔘 沒有參與技術操作(純觀戰)
    
    3. 活動流程是否清晰?
    🔘 非常清楚 🔘 還算清楚 
    🔘 有些混亂 🔘 完全不清楚
    
    4. 跟畫環節的體驗如何?
    🔘 很有收穫 🔘 普通 
    🔘 有點困難 🔘 沒有參與跟畫
    
    5. 印象最深刻的的部分是什麼?
    
    
    6. 有什麼建議或想改進的地方?
    
    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另,如果妳有時間,請發揮妳的想象力,繼續完善妳今天的畫!
    你可以繼續在 Magma 繼續作畫,
    或者將圖層複製到你喜歡的繪畫軟件裏面繼續工作。
    
    請在下週六之前將完善好的作品發到羣裏,
    或者發給我 or @oharasaya,我們很樂意給出反饋,
    Feedback is a Gift 💝!
  5. 和主講人對接: 我把這些東西和主講人進行了覈對,確保 🙂 宣傳上沒有出現偏差 🙂

🟢 技術準備(助手)

  1. 搭建會議室: 我使用 MS Teams 搭建了在線會議室並進行了測試,確保加入和屏幕分享沒有問題。
  2. 搭建茶繪畫布: Saya 使用 Magma 搭建了一個全員共用的畫布,並在上面留下了 6 個人畫畫的位置。
    茶繪畫布
    茶繪畫布

    這樣,助手就可以跟蹤參與者的進度,並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了。
  3. 發送邀請函: 確保每一個參與者都要收到並回覆。

做到這邊,準備階段其實就差不多了。妳看,哪怕短如一個小時的畫畫 workshop,準備環節就花費了大概兩天。畢竟,搞砸了這一次就不會有第二次了。

活動當天

在正式開始之前,主持人還需要親自演練一次並確保時間充足。
真正登臺的時候,意外情況只會多不會少,所以很容易超時。

悄悄告訴妳,我上次主持的 workshop 也超時了 🙂


當天我們提前 15 分鐘打開了會議室,將 PPT 投影出去,恭候各位嘉賓的到來。人一到齊就可以立即開始了。

如果事先做好了充足的準備,主持的難度並不大,就按部就班地:

之後我也成爲學生參與跟畫了。🎨

茶繪中……
茶繪中……

Saya 的講解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順利推進,技術上也沒遇到太多困難。我們逐個通過了檢查點。

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就要超時了。不過玩畫猜的時候也經常超時,所以無傷大雅。

等到 Saya 把話筒交回給我,收尾環節就開始了:

總結
總結

主要環節結束之後,一定要進行一次總結,將今天重要的概念和 take away 清晰地打出來。
這是全體參與者的成果,所以一定不能忘了總結!

Next Step
Next Step

在解散之前,別忘了佈置作業和設置 deadline。人的記憶是脆弱的,在 workshop 結束之後繼續進行實踐才能夠鞏固技能。

活動結束後

Workshop 結束之後就是收集問卷和追蹤作業完成情況的環節了。

我通過私聊向每一個參與者發送了問卷,並打算在三天後再次提醒沒有回覆的人……所幸,大家回覆得都很及時 🥰

下面是一些珍貴的 feedback:

非常滿意
非常滿意
氛圍很好
氛圍很好
我自己的🥰
我自己的🥰

那之後有幾位羣友提交了作業,感謝 🙏🏻

總結

……別忘了總結!!

通過這次人體速寫 workshop 的實踐,我們驗證了一個重要的觀點:相比於傳統的講座形式,workshop 能夠更有效地傳授實踐性技能

重要考慮方面

  1. 充分的事先準備(佔工作量的 70%)

    • 設計清晰的流程和時間表
    • 準備技術環境和工具
    • 製作引導材料(PPT、問卷等)
  2. 明確的目標設定

    • 確保目標具體可達成
    • 讓參與者清楚知道將要學到什麼
  3. 互動式的學習環境

    • 所有人一起動手實踐
    • 實時觀察進度並提供幫助
    • 營造協作而非競爭的氛圍
  4. 完整的學習路徑

    • 開場介紹 -> 實踐操作 -> 總結回顧 -> 課後作業
    • 通過問卷收集反饋持續改進

如果妳覺得自己一個人沒法把這些做得面面俱到,別猶豫,請個助手吧!

經驗教訓

最重要的是,workshop 不僅僅是知識傳授,更是一次羣內團建的機會。
歸屬感和成就感怎麼來?獨畫畫不如衆畫畫。

充分準備 + 清晰目標 + 互動實踐 + 持續跟進 = 成功的 workshop

希望妳學會了!有好玩的 workshop 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叫上我!!🥰

反面教材 😁

反面教材 1:嘗試自己一個人主持一百個人的 workshop;(自不量力)

反面教材 2:啥也不說就衝到羣裏開直播,完了還問爲什麼沒人來看我的直播;(缺乏準備)

反面教材 3:參與有禮……(閒人免進!)


Next Post
東京電玩展 2025 美少女遊戲勘探

評論區

妳的評論和建議是我前進的動力!
我很需要妳的評論!無論長短還是水,我都會非常高興 😘

darkreader icon 請停用 Dark Reader

親愛的 Dark Reader 用戶:

本博客已內置了深色模式,並且 Dark Reader 會導致部分元素顯示錯誤.
請在本博客上停用 Dark Reader,謝謝,,,

🌸
🌸
🌸